“我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与绿色发展工作的开展应与政策要求紧密衔接,让政策举措更多转化为行业企业的实际行动,在超低排放改造、极致能效、数字化转型三大行动中与绿色生产圈的产业链伙伴协同发展,形成绿色低碳的更大凝聚力与动力。”7月2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黄导在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4(第十五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大会上这样表示。 会上,他介绍了国际经合组织oecd对15个国家涉及钢铁行业脱碳政策的研究结果,并深入分析了政策在推动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重要引领和指导作用。 从国际经合组织oecd对15个国家涉及钢铁行业脱碳政策的研究结果来看,主要有7方面。一是相关国家均实施了脱碳政策,但彼此间差异较大。二是钢铁相关政策近年来显著增加,由2020年的不到100项增至2024年的220项。三是这些政策主要针对供给侧,在需求侧的相关政策尚未大规模形成。四是大多数政策都是非强制性的,基本上是(激励型的)“胡萝卜”,而非(惩罚性的)“大棒”。五是相关政策通常没有特别针对钢铁行业,而是更广泛地针对高排放行业。六是所追求的主要政策目标因国家而异。部分国家高度重视技术成熟度低的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氢基直接还原技术的开发和融资。七是政策工具种类繁多,多数制定的是不具有约束力的目标,并为低碳创新和企业转型提供公共资金。 “在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政策的引领和指导下,钢铁行业在绿色、低碳、环保领域的行动是坚决的,贯彻是务实的,企业投资是巨大的,成效也是卓著的。”他同时介绍了超低排放等绿色低碳政策在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5方面作用。 一是促进科技进步,尤其是先进环保节能低碳技术的推广。他认为,先进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把技术成果应用于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实践,并通过不断检验,完善优化使之更加稳定成熟,达到高质量高标准稳定运行的要求。他介绍,钢协通过调研评估评审等一系列工作,将钢铁行业近年来在超低排放改造等方面工程案例,优选出先进成熟推广技术,最终形成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bat技术清单》,服务提供更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二是加速生产装备工艺提升改造及淘汰落后。他介绍,超低排放工程改造更加注重生产装备的工艺先进性、智能化及与减污节能低碳技术的有效结合。超低排放改造推行四年来,我国烧结装备大型化、装备现代化及装备结构性优化成效巨大,同时加快了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且对超低排放稳定达标具有隐患的步进式烧结机的淘汰进程,从政策角度倒逼企业加速装备升级。 三是推动环保设施多功能数字优化管控能力的提升。他介绍,从钢铁行业当前绿色发展成果可以看到,行业过去没有的环保设施运维服务、脱硝系统精准喷氨、环保设施能效优化系统、故障诊断预警监控等,越来越成为更多企业配置的功能。 四是带动与拉动环保产业发展及新能源运输物流体系建设。他认为,中国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对中国新能源运输物流体系的建设也起到了带动和推动作用。目前,多数钢铁企业已建设了包括氢能重卡、电动重卡、换电站等在内的清洁运输体系。 五是对环保节能投资具有明显拉动作用。“新形势下需要更多差异化政策的支持与激励。”他指出,根据钢协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新形势下,钢铁企业面临一些经营压力,在投资方面更希望投入产出达成平衡。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他建议要继续推动并加强对环保绩效创a企业和区域污染治理优秀钢铁企业的差异化支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