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强化pm2.5污染防治的同时,加快补齐o₃污染治理短板,坚定不移地推进nox和vocs协同减排,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水泥、焦化、玻璃等行业深度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管控,深入开展vocs综合治理和源头替代,推动pm2.5与o₃浓度共同下降,实现协同控制。 刘炳江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各地各相关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狠抓责任落实,全面完成各项治理任务,超额实现“十三五”提出的总体目标和量化指标,《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一是加快重点行业深度治理。积极推进钢铁、煤炭、煤电、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持续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累计达9.5亿千瓦,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产能6.2亿吨。重点区域“散乱污”实现动态清零。大力开展工业炉窑排查治理和vocs污染综合整治。 二是稳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持续降低,2017~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比重由60.4%降至57%左右。淘汰治理无望的小型燃煤锅炉约10万台,重点区域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实现“2 26”城市和汾渭平原全覆盖,累计完成散煤替代2500万户左右。 三是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自2015年底以来,全国淘汰老旧机动车超过1400万辆,新能源车保有量492万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从20%提升到60%以上。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长20%以上。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全面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 四是持续开展秋冬季综合治理攻坚行动。自2017年起,生态环境部连续4年开展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绩效分级,覆盖钢铁、焦化等39个行业,以差异化管控鼓励“先进”,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区域共27.5万家涉气企业纳入应急减排清单。2020年四季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39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同期下降39%;重污染天数比2016年同期下降87%。 五是摸清了重污染天气成因。生态环境部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经过3年的努力,在成因机理、影响评估、精准治理、预测预报等方面实现了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弄清了区域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成因,组织专家团队深入“2 26”城市和汾渭平原开展“一市一策”技术帮扶,圆满完成总理基金“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 刘炳江表示,未来,生态环境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各项大气污染治理任务。指导各地加快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和企业污染深度治理等工作,有序推动管控措施落实到位,严防各种形式的一刀切。 二是加强监测预警研判。 三是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对重点行业应急减排实施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 四是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强化重点行业企业和污染源监管,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 此外,刘炳江表示,因为前期燃煤治理卓有成效,现在看来,nox已经成为减排的重点,也就说是,汽车污染减排将是“十四五”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