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yl6809永利官网的概况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始建于1934年,集铁矿山采掘和钢铁生产、加工、配送、贸易为一体,目前已形成年产1000万吨钢(其中40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全球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1998年,太钢重组不锈钢经营性资产设立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太钢不锈”代码000825)在深交所上市。 太钢致力于不锈钢、特殊钢和高等级碳素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加工,从2009年始,连续五年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2013年,产钢999万吨,其中不锈钢32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460亿元,实现利润5亿元,实现利税26亿元。 太钢先后荣获“中国不锈钢发展杰出贡献企业”、“不锈钢开发与应用项目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企业”、“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yl6809永利官网的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和“山西省慈善突出贡献企业”等荣誉。 太钢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振兴民族不锈钢工业为己任,做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排头兵和领跑者。“十二五”期间,太钢将坚持做强主业、延伸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向着建设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太钢组织机构图 太钢现拥有全资子公司11个,控股子公司13个,参股子公司27个。其中关键控股子公司包括: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等。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太钢以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为目标,坚持走品种高端化和特色化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根本性转变,引领全球不锈钢工业的发展方向。 (一)品种高端化和特色化强力助推“中国制造” 不锈钢是一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殊钢,具有抗腐蚀、耐高温,强度高、表面精美、百分之百可回收等优良的性能,被称为钢中精品,在一定水平上代表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及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 太钢是“一五”时期国家确定的特殊钢基地,自主研发生产了了中国第一炉不锈钢。1952年太钢实施不锈钢工业化生产,该项举措填补了国内不锈钢生产的空白,也开启了中国不锈钢工业化生产的新纪元。在本世纪初,太钢在生产产品的方向上选择了差异化的战略,将做强、做大不锈钢产业作为企业的重点。该项决策为推进关键钢铁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建设钢铁强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太钢围绕建设集世界一流的不锈钢生产、装备、工艺技术于一体的企业实施了一系列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的不锈钢改造和建设项目。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不锈钢行业市场低迷、生产萎缩。太钢积极应对,逆势发展。2009年和2010年,不锈钢产量分别达到248万吨和272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2011年,不锈钢产量达到302万吨,成为全球唯一把不锈钢提升到300万吨量级的钢厂,在世界不锈钢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丰碑。 特色品种开发提速,竞争优势进一步凸现。适应钢铁材料轻量化、高强度、长寿命的发展趋势,太钢坚持围绕国家重点工程、新兴行业发展和高端客户需求,强化品种开发和质量提升,形成了以不锈钢为核心,包括冷轧硅钢、铁路用钢、高强韧系列钢材在内的高效、节能、长寿型产品集群,批量进入石油、化工、造船、集装箱、铁路、汽车、城市轻轨、核电、“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飞船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耐热钢、双相钢、高强度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高牌号冷轧硅钢等20多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30多个品种成功替代进口,如:铁路货车用钢t4003、化学品船用双相不锈钢2205等。 (二)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促进企业效益提升 太钢推行卓越绩效模式。从2004年起,太钢按照卓越绩效模式的要求,认真开展管理诊断和改进,整合现有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逐步建立起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经营绩效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系统化管理体系,使公司管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公司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鼓励奖和首届山西省质量奖,2006年获得中国质量管理界的最高奖——全国质量奖。 深化对标挖潜。以一流企业为目标,太钢深化对标挖潜,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建立起包括品种、质量、成本、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综合配套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初步实现了由以利润为中心向以竞争力为核心的转变。 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从2004年起,太钢全面启动六西格玛管理。近年来,六西格玛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已经溶入生产经营建设的全过程,成为公司质量改进体系的核心,太钢已连续多年获“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广先进单位”称号。截止2011年,太钢通过中质协考试的黑带888人,占全国比例的16%。 (三)完善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支撑不锈钢发展 钢铁行业的竞争日益体现为产业链的竞争。太钢加快建设资源保障基地和钢材延伸加工基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下游产业链,有力地支撑了钢铁主业的持续发展。 面向上游,加快实施不锈钢原料资源的掌控。在铁矿石资源上,投资100多亿元,实施吕梁铁矿项目,设计年产铁精矿750万吨,将成为亚洲最大、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矿山。加上现有尖山、峨口两大铁矿的扩能改造,将形成年产1400万吨精矿粉的能力。在煤炭资源上,与山西焦煤集团和山西晋煤集团分别合资成立能源开发公司,相关焦煤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在镍、铬资源上,与晋中万邦公司合作建设年产30万吨的亚洲最大铬铁生产线;与中国有色集团共同建设缅甸镍矿项目,将形成年产镍铁8.5万吨的能力。与中信、宝钢、鞍钢、首钢收购世界上最大的铌矿公司—巴西矿冶公司15%的股权;参股金堆城钼业公司;与山西鑫磊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山西盂县石灰项目已建成投产。 面向下游领域,加快延伸产品产业链,推进“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的转变。在不锈钢产品加工延伸上,作为全国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之一的太钢不锈钢工业园已引进33家海内外知名加工企业,年加工转化能力20万吨。悉心培育城市建筑用不锈钢、居民家庭用不锈钢、不锈钢管及管配件、煤石化工用不锈钢、不锈钢加工中心及新材料等六大不锈钢产业集群。在不锈钢产业延伸上,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太钢天津不锈钢公司实施增资控股,形成年产40万吨冷轧不锈钢板和45万吨不锈钢焊管的能力,成为太钢重要的不锈钢沿海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在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和物流基地建设上,加快推进由制造商向服务商的转变,先后在郑州、无锡、沈阳、广东佛山等地投资参股,共同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加快进入以不锈钢为重点的高端制造行业,初步形成布局合理、服务终端、高效快捷的加工配送物流体系。正是因为太钢在不锈钢领域的领先地位,第十届世界不锈钢大会在太钢召开。 (四)优秀人才支撑企业提升 太钢加速实施以“515优秀人才工程”(50名高级管理人才、100名高级技术人才、500名优秀操作能手)为核心的人才战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太钢共有6人获得“中国不锈钢突出贡献专家”,有3人获得“中国不锈钢杰出贡献专家”。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在实行全员岗薪制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优秀人才的薪酬待遇,优秀科技人员酬薪达到本单位人均收入的2-3倍,关键人才达到了5倍以上。太钢每年的产品研发专项奖励预算达到3000万元以上,对在不锈钢工艺质量、不锈钢产品研发、设备运行、技术改造等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对博士生、硕士生实行基薪加绩效薪酬制。大学本科毕业生试用期满后,执行所上岗位的岗薪待遇。同时对新引进人才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并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 加大投入力度,培养急需人才。近年来,太钢分批选送380名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赴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德国、法国、美国等知名企业培训深造。2011年8月,太钢与上海交通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签约,选送10名不锈钢产线优秀青年参加为期两年半的项目培训,打造具有卓越领导才干的制造与运营精英,成为国内首个参与“中国全球运营领袖”双硕士学位项目的国有企业。 实施“借脑”计划。太钢设立了以不锈钢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太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太钢博管会的顾问,与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一批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太钢还引进10多名国外不锈钢专家来太钢工作。 三、对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在不锈钢领域,太钢以振兴民族不锈钢制造业、打造世界知名品牌为己任,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及高素质员工队伍建设,自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不锈钢的自主研发投入,加快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产业链的延伸,肩负起了振兴中国不锈脊梁的历史重任。 ——在铁路领域,自主开发的铁路货车用不锈钢板用于大秦铁路3万多辆铁路货车制造;铁路客车用钢用于北京地铁2、4、5、10号线客车车体制造,以不锈钢板使用于4号线客车面板为标志,我国城市轨道客车车体制造实现了完全国产化;火车轮轴钢市场占有率保持在90%以上。 ——在汽车领域,成功开发生产排气系统用不锈钢新型材料,成功替代了进口;高强度汽车大梁用钢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用于大型载重车辆的高强度工程机械用特种钢材进入国内外工程机械制造龙头企业。 ——在石油石化领域,率先开发生产石油液化天然气(lng)储罐专用钢材,成为国内唯一的供应商,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推动了关键装备制造的国产化;向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供应高级别x80管线钢40多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供应厂家,同时也是全球首家成功实现x120管线钢板试生产企业。 ——在造船领域,自主开发成功化学品船用不锈钢板,目前国产的56艘不锈钢化学品船全部使用太钢的不锈钢,有效替代了进口。船用双相不锈钢材料先后通过了中国船级ccs、英国劳氏船级及法国、美国、德国、挪威等多国船级认证,为进军国外化学品船用不锈钢市场创造了条件。 ——在电力领域,不锈钢复合板成功应用于三峡大坝和向家坝水电工程;自主研发的双相不锈钢系列产品先后应用于阳江、大亚湾、秦山、红沿河等核电站关键设备制造,成为国内首家通过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asme mo(材料组织)核电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的钢铁企业;成功开发cr1000核岛主设备堆内构件用不锈钢厚板,实物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成为国内唯一向秦山、岭澳、阳江等核电项目提供不锈钢材料的厂家;成功研发全球第一支使用挤压机生产的w型钢,用于第三代先进压水堆(ap1000)核电站裂变反应堆的管道支架;国内首家开发厚涂层高牌号冷轧电工钢和耐高温高压不锈钢无缝钢管材料,应用到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级发电机组,实现了超大容量发电机组材料国产化。 ——在航空航天领域,不锈钢、电磁纯铁等特种钢材应用于“东风”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等关键部位。截至目前,太钢已有近二十种产品用于国家航天工程,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建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曾先后三次表彰太钢为国家航天工程做出所作的贡献。 ——在造币领域,成功开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防伪技术的不锈钢材料—“太钢牌”造币钢,实现了造币用不锈钢的国产化。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的1角硬币完全使用太钢不锈钢材料制造。 另外,在民用、医用、食品制造等领域,太钢不锈钢更是走进社会各个角落、走进百姓千家万户。 四、创新成果突出,显著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太钢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原动力,尤其是在不锈钢方面的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创新技术、创新文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在内的创新链,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太钢转型跨越发展的“引擎”和内在驱动力。 (一)全面推进创新管理 在创新文化建设上,太钢将“不断创新”作为企业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理念。“十一五”期间,太钢以“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最精美的不锈钢产品”为使命,开展了以不锈钢为主的创新工作。“十二五”以来,太钢明确“用不锈智慧创造卓越品质”为己任,大力推进以学习促创新,在创新中再学习的风气,激发了创新活力。 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实施sbu(战略经营单位)管理体制,成立由生产、营销、科研人员组成攻关团队,投入重大项目和重点品种开发;围绕不锈钢重大工艺技术和质量问题,在全公司推行课题首席负责人公开竞聘、命题承包、按效索酬等措施;每年在预算中安排3000万元,用于在不锈钢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和团队的重奖,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人才培养上,深化全员创新活动。三年来,全公司职工共提合理化建议38557项,命名职工先进操作法48项,涌现出600多名技术比武状元和岗位能手,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为代表的老一辈优秀科技人才,以获得“第12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的不锈钢专家李国平为代表的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以全国青年技能大赛状元李小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炼钢工郭晓兵为代表的优秀操作人员梯级人才队伍。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太钢与国内外4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14个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先后建成了国家级理化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中试基地、16个科研实验室。目前,已经形成了山西省不锈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铁道车辆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不锈钢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政府创新平台,为引导行业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太钢先后承担了“863”、“973”等34项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攻关计划项目。“十一五”期间,68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34项,冶金科学技术奖32项;累计拥有专利1183件,专利申报量连续五年保持山西省第一,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授予“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目前,已经形成以不锈钢为主的核心技术近745项,其中120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科技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2011年,太钢被认定为全国55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之一,成为唯一入选的钢铁冶金企业。太钢技术中心在全国8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列第3位。 (二)带动世界不锈钢产业技术进步 太钢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对世界不锈钢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进步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1、利用世界不锈钢工艺技术装备发展新成果,自主集成,实现了不锈钢工业装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生产高效化、环保一流化,成为当代不锈钢工业发展新标杆,被世界知名不锈钢企业学习借鉴。 2、发挥自身优势,在400系节镍不锈钢、含氮不锈钢生产的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大幅度提高了经济型高品质不锈钢的生产比例,对优化不锈钢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起到了带动作用。 3、主持了编制了:10项不锈钢及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如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不锈钢复合钢板、承压设备用不锈钢板及钢带等;9项与不锈钢产品的相关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1项产品的行业标准。参与编制和修订了3项不锈钢产品国家标准,为提高不锈钢工业整体水平、规范不锈钢市场秩序起到了带动作用。 4、开发“以铁水为原料的三步法冶炼不锈钢工艺”、“生产含ti不锈钢全套技术”等专有技术,已输出到国内外部分不锈钢生产企业,对不锈钢工艺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带动作用。 五、在做强不锈钢主业和绿色发展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拥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奠定了国际化基础 (一)不锈钢科研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 1、拥有800多项以不锈钢为主的专有技术,其中100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以铁水为主原料生产不锈钢的工艺技术,铁水转炉炉内直接脱磷技术,不锈钢冶炼自动控制系统和除尘回收利用工艺技术,不锈钢超薄、超宽、超厚热轧工艺技术,高等级不锈钢(如:双相钢)热轧新技术,高等级热轧不锈钢工艺技术等为代表,100多项专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锈钢夹杂物变性控制”等5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攻克62项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135项技术诀窍,荣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78项,获得授权专利3506项,其中发明专利166项。所有成果中不锈钢应用占70%。 3、在研发长寿、高效、节能、成长性好的不锈钢产品方面形成比较优势。成功研发一批太钢独有的、填补国内空白的重点品种:双相不锈钢、lng及低温液体储罐用9%ni钢、核电站用核级不锈钢、石油行业油气管线用超级双相不锈钢、ctszb造币用不锈钢,铁路货车车厢用tcs不锈钢,301硬态不锈钢客车用冷轧板、不锈钢复合板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造船、核电、军工、运输、造币等领域和三峡工程、秦山核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 (二)打造全球绿色钢厂的典范 太钢致力于建设全球绿色钢厂的典范和创造价值、富有责任、备受尊重、绿色发展的都市型钢厂,让绿色发展成为新的发展方式、新的效益增长点和竞争力,节能环保水平行业领先。 制定并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太钢确立了“1124”绿色发展模式,即树立一个理念(钢厂与城市是和谐发展的“共同体”理念)、确立一个目标(建设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工厂)、依靠“两个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拓展“四大功能”(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绿化美化),走出一条内陆型钢厂与中心城市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结构升级。太钢抓住结构调整机遇,高起点实施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淘汰了所有的旧焦炉、小高炉、小电炉及落后冶炼、轧钢装备,建成当今世界工艺技术最先进的生产线,完成了工艺技术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升级换代,实现了全流程工艺技术升级和主体装备的大型、高效、节能和环保。 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太钢率先在国内应用推广世界最先进的循环经济工艺技术,形成了固态、液态、气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固态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形成了以冶金除尘灰、粉煤灰、高炉水渣及钢渣综合利用为主的固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建成不锈钢渣处理线和普通钢渣处理线、年产30万立方米的粉煤灰混凝土砌块和2亿块蒸压粉煤灰标砖生产线,以及100万吨高炉渣超细粉生产线,实现了对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2011年,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富氧竖炉新技术,建成世界首套全功能冶金除尘灰资源化项目,年处理冶金除尘灰64万吨、回收金属32万吨,相当于开发一座年产200万吨铁矿石的矿山;与美国哈斯科公司合作建设国内首个钢渣肥料制造项目,建成后可年产50万吨钢渣肥料、30万吨路基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不锈钢尾渣变废为宝和钢渣零排放。 ——在液态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形成了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酸再生为主的液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采用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建成焦化酚氰水生化处理、膜法水处理、中水深度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废酸再生等工程,实现了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2013年与2000年相比,吨钢新水消耗由21.1吨下降到1.5吨,吨钢化学需氧量(cod)由2.47千克下降到0.026千克,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8%。其中,通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每天回收利用城市生活污水5万吨,每年为太原市减排cod5000吨。 ——在气态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形成了以焦炉煤气脱硫制酸、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余压余热发电为主的气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先后建成了焦炉干熄焦发电、焦炉煤气脱硫脱氰制酸、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烧结烟气余热回收发电、高炉煤气余压发电、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饱和蒸汽发电等工程。2013年与2000年相比,吨钢烟粉尘排放由3.27千克下降到0.377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由8.7千克下降到0.49千克。二次能源年回收量占总能耗的48%,余热余压年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31%。 向城市提供清洁能源。太钢回收生产余热,为太原市城区14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提供冬季取暖热源,取代该区域燃煤小锅炉,每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2800多吨、烟尘排放量4200多吨,节约燃煤4.2万多吨;将回收的煤气并入城市管网,缓解了城市居民用气紧张状况,在节日保供、故障保供、峰谷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城市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消纳处理城市废弃物。率先对太原城北地区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日处理量达5万吨,年减少城市cod排放5000多吨。目前随着太钢不锈高炉热熔渣制棉项目正式启动,太钢全部钢渣都将得到合理利用,排放、填埋钢渣的历史将就此结束。 为城市增绿,共建绿色家园。太钢实施特色厂区环境绿化、美化和空气净化,构建起以公路、铁路、能源介质管网“三大绿色廊道”为主线、万平米以上的绿地为景观节点的绿化网络,形成乡土树种、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和“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绿色格局,主厂区绿化覆盖率40.6%,成为国际一流的生态园林工厂,郁郁葱葱的太钢林区为城市绿化增添了光彩。 六、质量、效益、环保、安全等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不锈钢产品实物质量达国际领先水平 太钢对不锈钢生产实行严格的控制、检验,多年来,交付用户的不锈钢产品的成分、组织、耐腐蚀性、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始终保持稳定。近年来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太钢产品进行了多次抽测,上述质量指标全部符合要求。其中: 1、不锈冷轧薄板 太钢不锈冷板表面质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表面优级品率达95%以上,产品已批量进入电梯面板、地铁车辆面板、造币等高端领域,经抛光后的8k镜面板产品,表面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产品尺寸精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不锈热轧钢板 太钢热轧中板3项主要指标领先标杆水平,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广泛用于核电、造船、压力容器、化工、食品工业、海洋工程等高端领域。 “太钢牌”不锈钢冷轧板、热轧中板满意度均从2005年起居国内第一。2011年公司委托中国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进行用户满意度测评,不锈钢冷轧板(卷)的31项具体评价中,太钢有21项的得分相对最高,总得分249.6分排名第一;不锈钢热轧中板的28项具体评价中,太钢有24项的得分相对最高,总得分246.5分排名第一。 (二)经济效益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上几大不锈钢企业纷纷减产,太钢逆势而上,产销量增长20%。2013年,不锈钢323万吨,继续五年保持不锈钢产量全球第一;实现营业收入1460亿元,实现利税26亿元。 (三)环境保护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2009年~2013年,太钢吨钢综合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吨钢新水消耗、吨钢二氧化硫排放、吨钢烟粉尘排放、吨钢cod排放均保持行业最好水平。 (四)安全绩效保持良好水平 太钢在“8个坚持、10个突破”的安全工作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建立了“0123”安全管控模式,从公司、厂(矿)、作业区、班组、职工五个层次分别提出了 “0”指标、“1”个核心、“2”个基础、“3”项主要措施,形成了抓好安全工作的30项具体工作。编制了“关键危险因素控制规则、人员行为规范、安全管理规定”共3类20项安全技术“三规”,形成了完善齐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公司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为山西省唯一的“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示范企业”,通过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实现专业达标、通过“星级班组”建设实现岗位达标,全公司共有26个单位(单元)被国家、省、市安监局命名为一、二、三级标准化企业。太钢多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先进单位”。 七、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建成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太钢坚持以良好的市场效应为导向,建立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绿色品牌等高度融合的公司大品牌构架。明确了品牌管理目标:全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铸就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太钢品牌。 (一)打造可靠市场品牌 太钢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为目标,实现了太钢在国内外社会、大众、行业的国际统一形象的树立。在国内太钢拥有全类注册申请,申请量为46件,并将商标进行马德里国际注册。2006年,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注册商标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200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注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1年,组团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第七届中国国际不锈钢大会”、“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不锈钢世界展览会和itco慕尼黑国际罐箱展等11个展会。首次承办“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理事会暨第十届发展高层论坛”,提高了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科技提升品牌价值 太钢开展了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提质量,创品牌”活动,通过练内功提升产品品牌形象。“太钢牌”不锈钢材获得中国第一个不锈钢“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三)市场维护品牌形象 为进一步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太钢参加了政府主办的“中欧、中日钢铁对话”,作为钢铁行业惟一企业参加了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主办的入世10周年经验交流会。推出了标有tisco水印防伪质保书;配合公安机关为受骗客户维权,报告期内,假冒公司品牌5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控制,其中涉外案件1起。公司在媒体上发表声明,对假冒公司名称和品牌进行经营活动的不法经营商予以警告。 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 太钢坚决贯彻两化融合的指导思想,以两化融合为“发展引擎”,并在2004年就提出了基于企业能力模型的、以不锈钢为代表的、具有冶金行业特点的五级系统架构以及“整体设计、流程优化、it支撑、管理配套”的信息化建设方法论,并经过长期实践运用逐步成熟。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太钢从2002年起就启动信息化项目,进行前期研究。2004年,选择埃森哲公司进行总体设计。2005年6月,开始实施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计量检化验系统、oa(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网络集成、链路建设、机房改造等一期信息化项目。2007年7月一期信息化项目全部成功上线并稳定运行。此后,在加强管理效果挖掘和系统功能优化的基础上,陆续完成了数据仓库(bw)、设备管理(pm)、资金管理、经贸公司等二期项目。目前,公司信息化在硬件、网络链路、机房设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信息化项目总投资达到33297.748万元。 (二)信息化水平和创新点 太钢信息化建设项目是目前在国内外冶金行业一次性实施范围最广、技术难度最大、系统集成最为复杂的一个项目。其创新特点如下: 1、总体设计完善、有较强的远见性和前瞻性。纵观中国钢铁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太钢信息化的总体设计架构为集成的erp与mes系统,起点很高,具有较强的远见性和前瞻性; 2、项目实施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这一项目是基于套装erp建立统一管理平台,再配合以适当的第三方软件,与产销一体化的定制方案比,实施周期较短,长期维护相对容易。 3、erp与mes同步、新建工程产线与信息化同步实施。 从钢铁企业应用系统架构中可以看到,mes系统上传下达,是计划指令执行和产线实绩反馈的枢纽。实施erp系统必然大量依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数据。如果没有实际生产中产生的数据为基础,erp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也应看到mes(及pcs)与erp之间在功能上存在重叠,二者间又有大量的信息传递,因而太钢在实施信息化中把erp与mes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三)信息化项目实施效果 太钢信息化项目从上线以来一直稳定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信息透明共享、效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管理更加规范、监控手段增强以及实现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同步。 2006、2007、2008连续三年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并在2006年度获得中国企业信息化“重大信息化建设成就奖”和2007年度“最佳管控一体化奖”。 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信息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论坛暨颁奖仪式上,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和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信息界著名专家组成的评选组委会,太钢又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信息化建设突出贡献单位; 2009年,在山西省国资委召开全省国资委系统2008年度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太钢荣获信息化先进工作单位称号,并做了题为“信息化建设是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不锈钢企业的重要支撑”的信息化经验介绍。 在2011年度中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中,太钢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被评为“协同与创新阶段”即该评估等级中的最高级。 九、共建共享和谐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太钢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积极性,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客户、员工、股东等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改善民生、服务城市、惠及社会,推进企业与员工共成长、与城市共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安全是最大的以人为本。太钢坚持落实“珍爱生命、我要安全”的安全文化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进危险辨识、标准化操作、安全培训和安全评价,从严管理,强化责任,严守规章,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确保了安全生产。 太钢将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列入年度奋斗目标,明确提出每年新开工职工住宅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旧区改造持续推进,职工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太钢建成14个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厂区生活服务区及快餐生产线。坚持每年在在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的基础上增加职工收入,并按规定提高离退休养老金待遇和内退职工生活费。推行职工带薪年休假、疗养和健康体检制度,开展对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和通报,职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实施送温暖工程。太钢明确提出,决不允许因为困难我们职工的子女上不起大学、职工看不起病、生活不下去。从2003年起,设立困难职工救助资金。目前,年度救助资金达到2000万元以上。从2005年8月起,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金秋助学”活动,对于退休、内退职工子女考入大学给予3000—4000元资助,特殊困难的,给予6000—8000元资助,帮助困难职工度过了难关。 实现沟通无障碍。2008年9月,太钢创建基于互联网的双向式职工网络留言平台—“在线倾听”。截止2013年底,访问量突破300万人次,收到留言31142条,回复问题39876个。同时,定期举办由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民主接待日活动,民主接待日的时间、地点、接待领导、部门均通过新闻媒体提前公告,成为听取职工诉求、推动问题解决的重要载体。 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关爱。“十一五”期间,太钢累计投入16.93亿元,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其中,直接用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投入10.13亿元,用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项目投入6.8亿元。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捐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40项,总额1.52亿元。先后援建了河曲、晋中、岚县、临县、兴县、左权等多所“希望小学”;向山西省“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捐助800万元,向太行、吕梁两区希望工程捐赠800万元,向太原市慈善总会认捐1000万元,向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捐资1700多万元,向吕梁地区教育事业捐赠1000万元。从2010年7月起,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到2013年底,先后有5万多名各界人士、5400多名离退休和内退职工走进太钢,感受变化。2012年5月,太钢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更加表明了太钢履行社会责任、接受全球监督的决心。 十、持续完善yl6809永利官网的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 (一)健全和完善yl6809永利官网的文化建设体系 健全和完善理念识别系统。太钢理念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战略目标)、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同时,在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进一步拓展并形成了企业安全观、质量观、营销观、廉政观等理念,形成了分层次、系统完善的理念识别系统。 健全和完善行为识别系统。太钢行为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公司行为准则、职工行为规范、职工文明礼仪以及应当摒弃的28种不文明习惯和行为。 健全和完善视觉识别(vi)系统。太钢的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基础要素(公司标志、公司标准字、标准色、辅助色、厂歌、厂旗)和应用系统(名片、信封、信纸、便签、ppt模板、手提袋、厂部及科室标牌等),这些要素的理解和使用均通过《太钢视觉识别系统手册》加以严格规定。 (二)创新yl6809永利官网的文化建设工作方法 为推动yl6809永利官网的文化建设的深入、扎实开展,太钢坚持分层次、多渠道丰富载体、创新方法,确保了对干部职工教育引导的实效。 一是搭建学习平台,建设学习型企业。太钢坚持定期组织领导干部中心组学习,通过举办专家理论学习讲座、有计划输送干部走出去学习等多种形式,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学习。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青年职工、劳模先进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同时,在干部职工中通过yl6809永利官网的文化理念“学、背、记”活动、yl6809永利官网的文化课程培训、建立“创新工作室”、举办知识讲座、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对标学习以及主题征文、知识答题竞赛等多种形式,推动学习。 二是选树宣传典型,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多年来,太钢坚持开展了“我们身边的闪光点”、身边的故事、感动太钢人物、劳模的风采等主题典型选树和宣传活动,形成了《滴水穿石》、《我们身边的闪光点——实践核心价值观实录》、《身边的感动——“感动太钢人物”事迹汇编》、《不锈之魂》等系列读物;连续多年组织劳模先进事迹演讲团在全公司举办系列报告会,职工受教育面达到60%以上。通过《太钢日报》、太钢电视台、太钢内网、太钢外网、太钢手机报、《太钢政工》、《太钢文苑》等渠道广泛宣传,形成了先进光荣、先进可敬、先进可学的浓厚氛围。 三是借助公共平台,着力塑造企业形象。在太钢内网和外网开辟yl6809永利官网的文化建设专区,开展yl6809永利官网的文化宣传。面向社会公众、机关团体、学校,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公司,感受太钢发展变化。 (三)关注职工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太钢通过多种渠道,关心职工需求、并通过建立完善的渠道加以实现,成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和yl6809永利官网的文化生命力之所在。 一是建立健全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快速回应职工需求。太钢建立起完善的职工合理化建议提报答复机制、劳动争议预防机制、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并提供相关的法律援助。定期开展民主接待日活动,接待时间、地点、接待领导、部门均通过《太钢日报》、太钢有线电视台提前公告;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轮流组织接待职工来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听取职工诉求,解答和解决相关问题。 二是发挥现代信息网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畅通职工与公司管理层的交流通道。2008年9月,太钢依托公司的门户网站,在互联网开办了以“倾听民意、改善民生、汇聚民智”为宗旨的“在线倾听”网站,建立起留言限时指定回复制度、重要留言集体研究答复制度、留言办理答复通报制度,设立了“在线倾听”高级管理员,建立起各单位、部门参加的“在线倾听”留言管理队伍,成为干部职工、广大网友与太钢无边界沟通交互平台,展示了太钢开放、民主、求实的新形象,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欢迎。这是太钢主动应对网络挑战、化被动为主动的生动证明,是公司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